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瓜拉牛拉生態之旅--峇拉煎廠

對於峇拉煎,我很少吃,印象中就只有蕹菜炒峇拉煎--“馬來風光”,但自從生病,這些辛辣的口味,就更少碰了。參觀峇拉煎廠,也只是出於好奇。
工廠也在漁村裡,經過巷子,右邊空地上擺著一排排顏色深淺與品質有別的峇拉煎在太陽下曝晒。

左邊一間外形跟民居相似的屋子,門匾掛著字號:歐亞田。
一股濃郁的蝦腥味撲鼻。


峇拉煎如磚塊疊放,工人們在忙著包裝。再往裡頭走,機器在攪拌著一糰糰未製成的峇拉煎,

工廠後頭擺著一個個大木桶,小蝦在發酵。

工人在“收成”。

由於之前導遊已介紹製作過程,因此我們在裡頭也大致上自己參觀,隨意幌幌。臨走時買了峇拉煎粉和蝦米。總體來說,沒什麼讓我驚喜的,就當著一種新體驗,體驗沉浸在峇拉煎濃郁氣味的感覺,哈!

回民宿的路上,馬路旁鋪著大片橙紅色的蝦米,非常顯眼。美是美,但可是染色的,據說是輸出到泰國售賣。我還真的不敢吃,幸好剛才買的色澤自然。

回到民宿,沖凉換下衣服,才發現衣服和全身充滿熏香--峇拉煎香,揮之不去。參觀的時候,大概融入其中,不覺得異味……收拾一下,踏上歸途。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瓜拉牛拉生態之旅--野外課堂

吃了晚餐,回到民宿舒舒服服地沖了涼,導遊來給我們上課。

投影機在白牆上播放候鳥如何遠從西伯利亞和中韓等地飛來過冬的路徑和過程。此外,也介紹了紅樹林的生態,紅的紫的五顏六色的螃蟹,讓我們驚艷,想不到紅樹林其實是一個待發掘的寶藏。

這裡原本也能觀賞螢火蟲,但由於房屋發展,螢火蟲已越見稀少。

上完課,導遊帶我們到附近一條黑暗小徑上,這裡沒路燈,但週圍住宅區的燈光在不遠處明亮地投射,只見到樹上稀稀落落地閃著微光,沒有像瓜拉雪蘭莪如聖誕樹般的壯觀景像。我能記得的,只是這裡的螢火蟲學名叫窗螢……

第二天導遊帶我們經過漁村來到紅樹林,來個戶外學堂。那天的天氣真好,天空湛藍,白雲如棉。


下了車,來到木架小徑上,導遊就在這裡講解紅樹的成長過程。小徑的盡頭是一間私人度假屋,一名看守員在門口打瞌睡。

這些就是製作木炭的紅樹Bayu  Minyak,根部如蛇彎彎曲曲,盤蜛沙灘上。

彈涂魚在泥上爬行。

紅樹的花朵在樹上結果發芽才直接插入土地上繁殖,它的苗叫胎生苗。就只記得這些了,哈!妄費導遊給我們上課的用心。
從紅樹林望出海面,真的很想脫下鞋子,下橋去探險。我和詩敏昨晚看到各種七彩螃蟹的圖片,滿心期待去拍照,但導遊並沒有帶我們更深入走訪紅樹林,無法親身體驗豐富的生物世界,小小失望。導遊說,這需要早起。我想也許我們起得太遲了,沒辦法,報館上班,遲睡遲起,一時改不過來。

大叔打掃完,打個盹。右手拿的是紅樹的胎生苗。

紅樹的葉子排出盐分,沾一點放口中,果然咸咸的。
下一站,參觀峇拉煎廠。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瓜拉牛拉生態之旅--出海觀鳥

來到漁村,導遊讓我們穿上救生衣,叮囑我們要把救生衣背後的衣帶從胯下拉到前面扣好,這才是安全正確的穿法,難怪以前去浮潛,救生衣總是不聽話,移來移去,原來方法不對。

快艇在滿懷期待中啟航。不知為何,這裡的海水似乎比其他漁村洁淨,見不到油污漂浮,也少見到垃圾浮潛。天氣有些陰凉,小雨稀稀落落地下著。

海面魚寮傳來狗吠聲,我問導遊,海上為何養狗? 導遊說,那是防海獺偷魚,而且需三隻以上,才能對付海獺的調虎離山計。想不到動物之間也上演鬥智鬥勇的戲碼。

水面一片平靜,紅樹林夾在海天之間,宛如翠綠衣帶。海風拂面,美景當前,身心舒暢。

看到了,一隻隻白色水鳥棲栖樹枝上。不過導遊說,其實當天不是最佳的觀鳥日子,須配合潮汐起落,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前兩天,即十三十四及廿八廿九,才是“良辰吉日”,而陽曆9月底,候鳥也才開始陸續飛抵,10月底至11月初才是“高峰期”。

即來之,則安之,雖遇不上最好的,但只要敞開心懷,去到哪兒都開心,來日方長,有機會的話仍可以重遊。



繼續航行,又看到了水面枝椏上的遠方訪客,有的在水上低飛,大概是在覓食。我的相機功能有限,無法拉近鏡頭來個特寫。

其實觀鳥需要望遠鏡,我們臨時安排出遊,來不及準備,多謝導遊相借兩副望遠鏡,讓我們輪流“近距”窺探鳥兒的一舉一動。聽說普通的望遠鏡價值七八百,好一點的則需上千,還真的捨不得買。夜市也有賣,只需四五十令吉,功能如何,不得而知。


轉入小河道,紅樹林夾岸,除了馬達聲,四週一片靜寗,有一種尋幽探密的心情。
穿出小河道,來到如湖泊的小河灣,用望遠鏡看到成群粉紅色的漂亮鳥兒佈滿沙洲上,心情興奮。
兩三隻栗鳶在上空掠過,它即是浮羅交怡廣場上的巨鷹,其實正確學名是栗鳶,俗稱紅鷹。有一種說法,栗鳶是情深不渝的鳥類,當伴侣死後,剩下的一隻不願苟活,會選擇從高空俯衝而下,一頭撞死。轟轟烈烈的愛情,不只是人類才有。
長尾獼猴一大家子在樹上沙灘上活動,不知是人看猴,抑或是猴看人。
雨後彩虹在水波上揮出淡淡的七彩,紅橙黃綠藍靛紫,久違了。

出海另一項節目:撈蚶。海水不深,應該只有一人的高度,撈網置入水中,感覺觸及水底,咯嘞咯嘞,用一點兒力撈起,我們生手撈不到十顆,泥沙多過蚶。
偶見滿載而歸的漁船,一顆顆蚶堆積如小山。
成排的柱子下是捕蝦網,網放在水底,漁夫可以回家睡個覺,三小時後再回來收成,好悠哉的活兒。聽導遊說起,其實漁夫的收入不少,比起我們這些上班族高出許多,看來我們要考慮轉行,哈!
太陽漸西沉,落在海岸的另一頭,雖然雲層遮擋了落日,但暮色依然炫目。海上看夕陽,生平頭一遭,心情說不出是寧靜還是亢奮。

導遊說,要欣賞海平線的日落,年底冬至時期最適合。
歸航的漁船在夕陽下駛過,激起白色浪花。
夕陽也漸漸褪色,美景稍縱即逝,捨不得啊!

金黃一點點兒地轉換成紫灰,天色暗了。
漁村在等我們回來。我的心也宛如歸航的船,滿載而歸。 

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

瓜拉牛拉生態之旅--天堂地獄


出海之前,導遊把我們引領到一片油棕園里,他說要帶我們走一趟天堂與地獄。原來他說的是華聖宮。這裡是以十八層地獄為最大特色。主庙旁的院子裡出現一座高高的假山,洞門對聯寫得很清楚,往下前往地獄,往上可到天庭,任君選擇。

十八層地獄是首要目標,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已在洞口恭候,謝了,不必歡迎我們。一塊塊大地磚鋪成通道,地上積水,幸好穿了運動鞋。

經過一座小橋,不知是否奈河橋,可沒見孟婆請人喝湯哪!裡頭閻王在審判,各種酷刑,上刀山、下油鍋、割舌頭、剝皮寒冰……讓我想起小時候去過的新加坡虎豹別墅,那裡也有十八層地獄。看了不會怕,但可不想去記,也不想拍照,毕竟不是令人興奮的美景。


出了地府上天庭,三尊佛像端坐其上,再往上走還有玉皇大帝。怪了,玉皇大帝居於佛祖之上……應該是這樣排位的嗎? 算了,我想佛祖也不會在乎高低之別吧……


從天堂看人間,四周宛如大綠毯延伸的油棕園圍繞。當年園坵初闢,工人災禍接二連三,所以才建了這座庙保佑平安。沒想到現在已成為瓜拉牛拉的景點。

十二生肖的雕像散佈各角落。

脫了鞋,來個腳底按摩,讓我又痛又痒,呱呱叫喊。

天庭與地獄的外觀,光線角度不對,不太清晰。

聽說華聖宮神明靈驗,我很少求簽,但心裡正有些困惑無法解決,問一問神吧!還要導遊和同伴指導,才懂如何擲筊自報姓名出身。還好啦,求到的應該算是中等簽吧!
煩惱事暫丟一旁,出海看鳥去吔!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瓜拉牛拉生態之旅--走訪炭窑

兩三年前,從《旅遊玩家》第一次讀到瓜拉牛拉這一個觀賞候鳥的漁村,一次的北馬之行曾到此,但匆忙之間只找到水鳥講解中心,那時中心在裝修,有點凌亂,掃興離開。但瓜拉牛拉一直放在心中擱著,很想好好地走一走。

兩三年後的9月,念頭再度升起,決定好好策劃細細重遊。上網搜尋,找到了專門帶領生態之旅的導遊陳英中,通過電話,訂了9月28及29日二日遊。原本一團的收費需600多令吉,但我們只有四人,折價450令吉,包含民宿,但不包吃。雖然有點貴,但如果能深度探訪紅樹林生態,我想還是值得。(在此提供陳英中的聯絡電話:016 5400028,別多心,我沒收佣金,只是覺得值得推薦。)

炭窑廠裡煙濛濛,暖烘烘,閃光燈下的飛灰如飄雪。

28日早上9點多從PJ出發,近下午1點,從北太平甘文丁收費站離開大道,沿途在馬來小檔口隨便吃一點,開車走個十多公里,先到第一個景點--炭窑。導遊已在等我們。

走進廠裡,大約七八個圓拱形高大的炭窑排列眼前,暖氣炭味撲面,大家習慣性舉起相機到處拍,導遊喊停,把我們叫過去聽他講解製炭的過程。

馬當是馬來西亞最大的紅樹林保護區,沿岸延伸52公里,瓜拉牛拉位於保護區北端。這大片紅樹林受到良好的永續管理,提供了各炭窑的豐富木料資源,出口至日韓等地,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效益。 

一個炭窑可以置入40噸紅樹桐,每個樹桐下置一塊石頭,1個月後等水氣蒸發,只剩下10噸的木炭。整個過程須全天候觀察,不能熄火,也是一門專業哦。導遊講解得很詳盡,不過我忘了帶筆記,只能凭記憶追述一部分。
一個炭窑有4個排煙孔,2個透氣孔。
手掌放排煙孔上,馬上沾滿濕濕的水氣,要不要蒸臉?

上完課,才知道炭(碳)+鐵=鋼,美麗的鑽石也是碳化物形成的。哦,原來炭是這麼奇妙的東西。
導遊陳英中(左),真的很認真地講解紅樹林和候鳥生態。

一根根紅樹桐的高度都有嚴格規定。

砍伐了的紅樹桐經由水路運載到炭窑,須等漲潮才能運上岸。



炭窑工人請我們吃炭烤鮮蚶,無需醬料,香軟鮮,原味已足以誘人。

在炭窑裡待了一個多小時,有點悶熱,但不難受。導遊帶我們去吃有名的螃蟹米粉,當作下午茶,再到民宿缷下行李,然後出海探訪遠方來客--候鳥。